2019/3/13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汤诗瑶 韦衍行)日前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的2018年校园戏曲节中,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创办的河南李树建艺术中心获得特殊贡献奖。1月15日,李树建做客人民网,与我们分享在豫剧推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当今豫剧的领军人物,李树建创新表演形式,利用“互联网+戏曲”,让传统豫剧焕发出新的光彩,代表剧目《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等常演不衰。近年来,李树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在普及和传承豫剧等中国优秀传统戏曲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网:您一直致力于河南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您认为该如何让年轻一代对戏曲产生兴趣?
李树建:让豫剧走进高校、走进大学以培养年轻观众,只有这样,我们的豫剧才能传承、才能发展,才能普及,才能走向青年、走向现代。我最大的体会是要表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这些剧目很受学生欢迎。而且,不仅仅是进大学,还要进中学,进小学。将优秀的传统剧目带进校园,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成长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您对“创新性”和“创造性”有着怎样的理解?
李树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理解就是老戏新演、名剧改编,既要有继承、更要有创新。创新是我们豫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繁荣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像我们在表演方面,就将京剧的声、话剧的势,与我们豫剧传统的味结合起来。
人民网:《程婴救孤》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您已经演了1600多场了,您还记得最初演这出戏时候的心情吗?
李树建:当时我们推出《程婴救孤》这部戏的时候,第一次排演是在三门峡集团,当时排了以后,反响平平。我总结经验,认为这就是老戏老演了,它的节奏、它的表演,都没有进行创新,导致演出很平淡。2001年我到河南省豫剧团后,又将这出戏重新加工,当时我们提出剧本要曲折、紧凑、感人一点,唱腔要传统幽默一点,表演要现代真实一点,做到“老戏新演”。后来在郑州首演以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掌声雷动。
人民网:豫剧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在普及豫剧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经验?
李树建:要利用好“互联网+戏曲”,戏曲要想普及和传承,要注重现代媒体、新媒体。我们豫剧这几年突飞猛进,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2016年,我们到北京演出了一个月,进剧场观看剧目的观众有4万多人次,但是在网上的点击总量达到了3.5亿。
另外,现在还要重视民营剧团,光我们河南就有2239个民营剧团。我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剧团每年演200场,一年就是60万场,每场戏有2000观众看,就有一亿两千万的观众。如果民营剧团能排出一些反腐倡廉、精准扶贫相关题材的现代戏,再加上优秀传统的剧目,就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我们河南就成立了很多民营剧团联谊会,我们经常与他们交流,听党话、跟党走,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贡献力量。
人民网:《程婴救孤》曾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您认为在海外推广我们的传统戏曲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树建:第一是剧目的选择。在外演出的剧目要体现国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这样的剧目才会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我们中华艺术,扩大我们中华艺术的影响力。第三,说明书、翻译这方面要认真细致地去做,附上了中文和演出所到国语言的介绍,每一场戏的内容和情节,这个动作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拿枪,为什么要甩发,为什么要甩水袖,我们都注上说明,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让国外的观众理解,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汤诗瑶 韦衍行)日前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的2018年校园戏曲节中,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创办的河南李树建艺术中心获得特殊贡献奖。1月15日,李树建做客人民网,与我们分享在豫剧推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当今豫剧的领军人物,李树建创新表演形式,利用“互联网+戏曲”,让传统豫剧焕发出新的光彩,代表剧目《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等常演不衰。近年来,李树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在普及和传承豫剧等中国优秀传统戏曲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网:您一直致力于河南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您认为该如何让年轻一代对戏曲产生兴趣?
李树建:让豫剧走进高校、走进大学以培养年轻观众,只有这样,我们的豫剧才能传承、才能发展,才能普及,才能走向青年、走向现代。我最大的体会是要表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这些剧目很受学生欢迎。而且,不仅仅是进大学,还要进中学,进小学。将优秀的传统剧目带进校园,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成长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您对“创新性”和“创造性”有着怎样的理解?
李树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理解就是老戏新演、名剧改编,既要有继承、更要有创新。创新是我们豫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繁荣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像我们在表演方面,就将京剧的声、话剧的势,与我们豫剧传统的味结合起来。
人民网:《程婴救孤》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您已经演了1600多场了,您还记得最初演这出戏时候的心情吗?
李树建:当时我们推出《程婴救孤》这部戏的时候,第一次排演是在三门峡集团,当时排了以后,反响平平。我总结经验,认为这就是老戏老演了,它的节奏、它的表演,都没有进行创新,导致演出很平淡。2001年我到河南省豫剧团后,又将这出戏重新加工,当时我们提出剧本要曲折、紧凑、感人一点,唱腔要传统幽默一点,表演要现代真实一点,做到“老戏新演”。后来在郑州首演以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掌声雷动。
人民网:豫剧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在普及豫剧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经验?
李树建:要利用好“互联网+戏曲”,戏曲要想普及和传承,要注重现代媒体、新媒体。我们豫剧这几年突飞猛进,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2016年,我们到北京演出了一个月,进剧场观看剧目的观众有4万多人次,但是在网上的点击总量达到了3.5亿。
另外,现在还要重视民营剧团,光我们河南就有2239个民营剧团。我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剧团每年演200场,一年就是60万场,每场戏有2000观众看,就有一亿两千万的观众。如果民营剧团能排出一些反腐倡廉、精准扶贫相关题材的现代戏,再加上优秀传统的剧目,就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我们河南就成立了很多民营剧团联谊会,我们经常与他们交流,听党话、跟党走,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贡献力量。
人民网:《程婴救孤》曾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您认为在海外推广我们的传统戏曲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树建:第一是剧目的选择。在外演出的剧目要体现国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这样的剧目才会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我们中华艺术,扩大我们中华艺术的影响力。第三,说明书、翻译这方面要认真细致地去做,附上了中文和演出所到国语言的介绍,每一场戏的内容和情节,这个动作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拿枪,为什么要甩发,为什么要甩水袖,我们都注上说明,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让国外的观众理解,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汤诗瑶 韦衍行)日前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的2018年校园戏曲节中,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创办的河南李树建艺术中心获得特殊贡献奖。1月15日,李树建做客人民网,与我们分享在豫剧推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当今豫剧的领军人物,李树建创新表演形式,利用“互联网+戏曲”,让传统豫剧焕发出新的光彩,代表剧目《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等常演不衰。近年来,李树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足迹遍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在普及和传承豫剧等中国优秀传统戏曲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网:您一直致力于河南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您认为该如何让年轻一代对戏曲产生兴趣?
李树建:让豫剧走进高校、走进大学以培养年轻观众,只有这样,我们的豫剧才能传承、才能发展,才能普及,才能走向青年、走向现代。我最大的体会是要表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这些剧目很受学生欢迎。而且,不仅仅是进大学,还要进中学,进小学。将优秀的传统剧目带进校园,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成长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您对“创新性”和“创造性”有着怎样的理解?
李树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理解就是老戏新演、名剧改编,既要有继承、更要有创新。创新是我们豫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繁荣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像我们在表演方面,就将京剧的声、话剧的势,与我们豫剧传统的味结合起来。
人民网:《程婴救孤》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您已经演了1600多场了,您还记得最初演这出戏时候的心情吗?
李树建:当时我们推出《程婴救孤》这部戏的时候,第一次排演是在三门峡集团,当时排了以后,反响平平。我总结经验,认为这就是老戏老演了,它的节奏、它的表演,都没有进行创新,导致演出很平淡。2001年我到河南省豫剧团后,又将这出戏重新加工,当时我们提出剧本要曲折、紧凑、感人一点,唱腔要传统幽默一点,表演要现代真实一点,做到“老戏新演”。后来在郑州首演以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掌声雷动。
人民网:豫剧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在普及豫剧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经验?
李树建:要利用好“互联网+戏曲”,戏曲要想普及和传承,要注重现代媒体、新媒体。我们豫剧这几年突飞猛进,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2016年,我们到北京演出了一个月,进剧场观看剧目的观众有4万多人次,但是在网上的点击总量达到了3.5亿。
另外,现在还要重视民营剧团,光我们河南就有2239个民营剧团。我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剧团每年演200场,一年就是60万场,每场戏有2000观众看,就有一亿两千万的观众。如果民营剧团能排出一些反腐倡廉、精准扶贫相关题材的现代戏,再加上优秀传统的剧目,就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我们河南就成立了很多民营剧团联谊会,我们经常与他们交流,听党话、跟党走,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贡献力量。
人民网:《程婴救孤》曾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您认为在海外推广我们的传统戏曲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树建:第一是剧目的选择。在外演出的剧目要体现国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这样的剧目才会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我们中华艺术,扩大我们中华艺术的影响力。第三,说明书、翻译这方面要认真细致地去做,附上了中文和演出所到国语言的介绍,每一场戏的内容和情节,这个动作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拿枪,为什么要甩发,为什么要甩水袖,我们都注上说明,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样才能让国外的观众理解,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
来源: 人民网-文化频道
上海豫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43708号-1 免责声明